学者讲堂 | 走进专业朗读课程 感受广州通草画魅力发表时间:2024-07-02 14:26 ![]() 6月,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“美育公益课堂”走进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(ASJ),开展学者讲堂第十五讲,体会朗诵魅力,亲身感受通草画带来的独特广州风韵。 ![]() 主讲人: 徐梵 ·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导演 ·国家二级演员 ·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·广州市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培养对象 ·星海音乐学院流行演唱研究生部戏剧表演客座副教授 在热烈奔放、激情四射的6月,徐梵老师携着《学习朗诵的几个要素》讲座走进 ASJ 校园。徐梵老师的风格诙谐幽默,恰似这炎炎夏日一般,使得现场的气氛格外活跃。 ![]() ![]() 讲座的开始,徐梵老师带着同学们做起了热身运动,通过有趣的互动向同学们传递知识。就如运动员在踏上赛场前需要进行充分热身一样,朗诵同样需要让身体与嘴巴活跃起来,给它们注入活力的源泉。这样,朗诵效果才能更好地施展和发挥。 ![]() ![]() 接着,徐梵老师传授了朗诵的四大要点——理清头绪、设身处地、触景生情、现身说法。一个成功的朗诵,不但要清晰明确地把握思路,而且还要全身心地将自己融入其中,用心去感受文字中的那份情感,就好像自己已然成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般。 ![]() 徐梵老师幽默风趣的风格,使得现场气氛极为活跃。同学们都全然沉浸于其中,在不知不觉间便学会了如何巧妙地掌握说话的重音、合理的停连、恰当的语气以及灵动的节奏。在徐梵老师的引导下,同学富有感情地朗诵了《斑羚飞渡》,字字句句感情充沛,赢得了现场老师的一致认可。 ![]() 重音让关键信息突出,停连让节奏恰到好处,语气传达不同情感,节奏则像音乐的旋律一样引领着我们,这些要素使得朗诵独具魅力。通过这场讲座使同学们认识到,除了用歌声演绎精彩, 朗诵也可以引人入胜和传递美好。 ![]() 谈起课堂感受,G10陈同学连用了新鲜、有趣、活跃、放松四个词高度评价本次讲座。她激动地说到;“徐梵老师讲课非常生动,令人身临其境。我也认识到朗诵不是大家以为的那般简单。除了必要的技巧外,还要足够的勇气和把感情注入其中。” ![]() 主讲人: 颜康平 ·通草画绘制技艺传承人 ·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·农工党广州市文创总支文化传承发展委员会主任 ·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·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·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·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员 ·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提起传统画作,第一个出现在脑中的词语一定是国画。然而,相较于国画那深远的历史底蕴与油画那广泛的知名度,通草画却长久地为人不知,好似一颗被掩埋在时光尘埃中的璀璨明珠。 ![]() ![]() 在 ASJ,通草画绘制技艺传承人颜康平老师率领同学们一起拨开历史的掩埋,探寻通草画的璀璨所在。 ![]() 通草画是指用通草纸画的水彩画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,当时广州口岸成为西方通商的唯一港口,通草画便作为一种外销画逐渐活跃起来。 ![]() ![]() 通草画题材广泛,以通草纸为材料,以中国工笔画技法为基础,吸收了西方的明暗、透视等绘画技巧,精心彩绘广州口岸风情以及岭南地区的各色人物、花鸟虫鱼、社会百态以及习俗节庆。 ![]() ![]() 颜康平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通草纸以及亲自绘制的通草画,同学们皆兴致盎然地相互传阅着,在互动环节纷纷踊跃地提出问题,期望求得解答。在讲座结束之后,大家意犹未尽,更是围绕着老师的作品尽情地欣赏并热烈地讨论。 ![]() ![]() G10郭同学感慨道美术与历史分不开关系,正如通草画的产生是由于西方人对于东方的好奇,它就像是一座连接东西文化的独特桥梁,承载着特定时期的交流与融合;又似一张展现往昔岁月的明信片,透过它能窥探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与文化底蕴。 |